鹰眼读诗之殊煜在天 选江右殊煜在天作品
西江才子名殊煜,十载红尘未相遇。
网上逢诗如睹人,依然高士琴如玉。
当代诗词创作的重镇,不敢说有南京,但一定有南昌。江右诗社近年来的影响不断扩大,殊煜在天即来自江右诗社。2006年,我第一志愿报考社科院文学所,复试折戟,被调剂到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殊煜即是我在读研期间认识的诗友。 殊煜是一个不张扬外露的人,因此我有很多年没怎么关注他的创作,直至某年偶然在家中翻看《21世纪诗词选》,看到了他的几首作品,留下深刻的印象。 先来读几首他的五绝。 落花谣
桃带隔年寒,岸边空自吐。
郎舟不解停,摇落红随橹。 全诗无一字相思,而相思之情呼之欲出。这样的诗,就是无论放置到何朝何代,都能够称作好诗的作品。诗里的桃花象征着女子的思念,“隔年寒”,可见相思已久,年年皆发。所谓“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灰”,虽知无益,亦无可奈何。对方的态度又如何呢? 郎舟不解停 那个薄情的人,甚至连船都不肯停一下。相思已破碎,尚不肯罢休,固执地随郎而去。每一首成功的情诗背面,都有一个负心汉或负心女。 告别负心郎,我们亟待美食的安慰。美食来了:
碧湖莲歌
菡萏碍渔舟,连天开似雪。
深知鱼未腥,湖底清香彻。 设想碧湖是一个大鱼锅,佐料是盛开如雪的白莲,锅底铺满了清香的莲瓣,这样的一锅鱼,其腥也难。 当然,这样一首好诗被吃货的口水拉低,未免可惜了。但我想水煮鱼店的墙上若是挂着这样一首诗,他家生意肯定不会差。诗人固穷,那是因为我们对广告业不感兴趣。 殊煜诗歌给我的印象,一是色调幽冷,一是雄峻。幽冷如: 山月
底事枭鸣急,惊飙亦出林?
峰高触月缺,半片落潭心。
宿小石源,与江湖小李、水击三千鉴亭燃烛夜话
空自说魑魅,焉能矫流俗?
夜如沧海深,淹不灭孤烛。
雄峻如: 风骤电掣,有感荆轲之壮
悲凛如闻易水讴,萧萧风树为谁秋。
长空犹闪荆卿剑,未戮秦嬴不肯休! 还有一首写鹰标本的,我懒得搬了。 优秀的诗人都是多种风格的综合体,幽深与峻洁外,残煜流丽的作品也颇不少,如: 画意
穷年飘泊何由?疏杨野岸孤舟。
故国青山梦里,他乡碧月船头。
“故国青山梦里,他乡碧月船头”,读之令人不由联想起余光中的名篇《乡愁》。 比喻手法最能反映出一个诗人创造力的大小,殊煜诗的比喻也很出色,如:
寄呈
一瓢嚣市也陶然,况似棠梨白发添。
想见先生新睡起,小诗如燕去窥帘。
结用一个新颖的比喻,令全篇生色。 又如:
霜林
霜林遥似玉溪诗,凄艳谁来一读痴?
叶叶《无题》飞不尽,天涯或有个人知。
将红叶与诗笺联系到一起,非自殊煜始,但此诗将“红叶似诗笺”这个比喻作了进一步的丰富与细化,读来殊为别致。 江西地杰人灵,才人辈出。黄庭坚地下有知,是否会对他的这些江西后进诗人们,生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欣慰感呢。 我一直不喜黄庭坚,但因为对江右诗社的熟悉与亲切,对这老先生,蓦然也生出了一份好感来。最后以殊煜的一首七律作结。另外加一句,殊煜在天这个网名可是一点都不低调。 随诸友游婺源县篁岭古村
何处云深村落藏?横空索道捷逾翔。
四山松竹如争翠,万亩芸薹已谢黄。
烟雨恰来成点染,人家顿使入苍茫。
欲寻石壁题诗句,付与幽禽传唱忙。
*油菜花别名芸薹
*篁岭古村又以梯云村落,晒秋人家名于宇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