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青青子佩

五律 丙戌孟冬与殊熠在天零落一身秋月怀玉诸君登狼山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8 23: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p>脖子扭不得,一联交待时间地点,二联景,三联怀古,尾巴抒怀,等偶有空再打磨吧.</p><p>三联隐骆宾王之事,狼山脚下有骆宾王衣冠冢.</p><p>狼山脚下(片段)&nbsp;&nbsp;&nbsp;&nbsp; 余秋雨</p><p>游玩狼山不消很多时间,我倒是在山脚下盘桓长久。那里有一些文人的遗迹,使小小的狼山加重了分量,使万里长江在入海前再发一声浩叹。<br/><br/>  狼山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墓。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在这里。那天,随着稀疏的几个游人,信步漫走,突然看到一座冷僻的坟墓,墓碑上赫然刻着五字:“唐骆宾王墓”。历史名人的墓见过不少,但一见他的墓,我不由大吃一惊。<br/><br/>  略知唐代文事的人都能理解我的吃惊。骆宾王的归宿,历来是一个玄秘的谜。武则天统治时期,这位据说早在幼年就能赋诗的文学天才投笔从戎,帮助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写过一篇著名的《讨武[上明下空]檄》,雄文劲采,痛快淋漓。连武则天读了,也惊叹不已。徐敬业终于失败,骆宾王便不知去向。有人说他已经被杀,有人说他出家做了和尚,都没有确实凭证。他像一颗瞬息即逝的彗星,引得人们长久地关注着他的去路。怎么,猜测了一千多年,他竟躲在这里?<br/><br/>  对于骆宾王的归宿,我倾向于做和尚一说。当然拿不出考证材料,全是被早年听到过的一个故事感染的。<br/><br/>  这个故事说,在骆宾王事败失踪后的许多年,一天,一位叫宋之问的诗人到杭州灵隐寺游览。夜间,他就借宿在灵隐寺里。宋之问看着月色下寂静的寺院,寺前黑黝黝的奇峰,产生了写诗的冲动。他沉思再三,吟出了这样两句:“鹫岭郁[上山下召][山尧],龙宫隐寂寥”。下面呢?他一时滞塞,怎么也接不上去了,只是苦苦在殿阙间徘徊,不断地重复着这两句,不知不觉间步进了一个禅堂。<br/><br/>  突然,一个苍老而洪亮的声音从耳边响起:“这位少年,深夜不眠,还在作诗?”宋之问连忙抬头,只见一们须眉皓白的老僧正在上方端坐,抖抖瑟瑟的长明灯把他的身影照得十分巨大。<br/><br/>  宋之问心想僧侣中不乏诗中高手,便把已作的两句读给他听,并说自己正诗思枯塞。老僧听罢,立即朗声说道:“何不接这样两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br/><br/>  宋之问一听着实一惊,这是多好的诗句啊,远远高出于自己的水平”他在惶惑中赶紧谢别,后面的诗句也就源源而来。他这首诗的全文是这样的:<br/><br/>  鹫岭郁[上山下召][山尧],龙宫隐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烦涤嚣。待入天台路,看君度石桥。<br/><br/>  方家一眼就可看出,这是一首平庸之作,总体诗格不高,宋之问毕竟只是一个小诗人。但是,“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两句,确实器宇不凡,在全诗中很觉嘱目。<br/><br/>  宋之问第二天醒来,想起昨夜遭遇,似梦似真。赶到禅堂一看,早已空寂无人。找到一个正在扫地的小和尚,死缠死磨地问了半天,小和尚才把嘴凑到他的耳朵边轻声告诉他:“这就是骆宾王!令天一早,他又到别处云游去了。”<br/><br/>  这个故事很能使得后代文人神迷心醉。这们从乱军中逃命出来的文学天才躲进了禅堂,在佛号经卷间打发着漫长的岁月,直至须发俱白。但是,艺术的天分并未因此而圆寂,勃郁的诗情一有机遇就会随口喷出。政事、兵刀、讨伐、败灭阻遏了他的创造,只落得这们名播九州的巨子隐名埋姓、东奔西藏。中国文学史在战乱中断了一截,在禅堂中毁了几章。留下了数不清的宋之问,在写写弄弄,吟吟唱唱。<br/><br/>  更有魅力的是,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大可怀疑。宋之问那夜遇到的,很可能是另一个大诗人。如果是这样,那么,故事中的骆宾王就成了一大批中国文学天才的“共名”。<br/><br/>  但是,我们仍然不妨设想,骆宾王自觉那一夜因一时莽撞漏了嘴,第二天一早又踏上了新的旅程。年老体衰走不得远路了,行行止止,最后选中了长江和狼山,静静地在那里终结了波涌浪卷的一生。我相信,文学大师临江而立时所产生的文思是极其灿烂的,但他不愿再像那天晚上随口吐露,只留下让人疑惑的一座孤坟。坟近长江入海处,这或许正是他全部文思的一种凝聚,一种表征。<br/><br/>  据《通州志》记载,骆宾王的墓确实在这里,只不过与现在的坟地还有一点距离。二百四十年前,人们在一个叫黄泥口的地方发现一[扌不]浸水的黄土,掘得石碑半截,上有残损的“唐骆”二字,证之《通州志》,判定这便是文学大师的丧葬之地。于是稍作迁移,让它近傍狼山,以便游观凭吊。<font color="#565656"><font color="#000000">骆宾王《讨武曌檄》中有著名的两句:“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他当然不是在预言自己,但是这两句又颇近预言,借了来,很可描述中国文人的神秘命运。</font>
                </font><br/><br/></p><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9 00: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云中鸾</i>在2006-12-27 12:46:08的发言:</b><br/><p>两小丫头忽略不计了呀?</p><p>罚子佩写两个绝句来,让两小丫头当儿歌背诵:)</p></div><p>嘻,那不如背你的那个过怡桥......</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9 09: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p>想起来了,这是文化苦旅里面的一篇文章。</p><p>余文豪总是喜欢自己绘声绘色的编一些故事来配合自己的感慨:)</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30 23: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p>所以加注有时是不可或缺。</p><p>现在诗人有两种不好的风气,要么解说自己的作品之妙,洋洋洒洒动则千言。要么于诗中本事僻典一点不交代,好象存心不让人读懂似的。偶认为这都是不可取。</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右诗社 ( 苏ICP备11024144 )

GMT+8, 2024-5-8 10:09 , Processed in 0.01793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