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石红梅

竹斋小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20: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红梅 发表于 2012-5-6 20:28
竹斋小札 五十八

    落叶春风,晴和,依前言茶。茶道盛于明。唐时煎茶,宋以点茶,元散团兼,明 ...

     竹斋小札 五十九

     熙和,午后微阴,言清时茶,清叶茶袭明,冒辟疆《岕茶汇抄》“烹时先以上品泉水涤烹器,务鲜务洁。次以热水涤茶叶,水太滚恐一涤味损,以竹箸夹茶于涤器中,反复涤荡,去尘土、黄叶、老梗尽,以手搦干,置涤器内盖定,少刻开视,色青香洌,急取沸水泼之。夏先贮水入茶,冬先贮茶入水”,又“金沙于象明携岕茶来,绝妙。金沙之于精鉴赏,甲于江南,而岕山之盘顶,久归于家,每岁其尊人必躬往采制。今夏携来庙后、棋顶、涨沙、本山诸种,各有差等,然道地之极真极妙,二十年所无。又辨水候火,与手自洗烹之细洁。”

     明时已功夫茶,清亦记之,俞蛟《梦厂杂著.卷十.潮嘉风月》“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经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斗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惟怀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余见万花主人于程江月儿舟中题吃茶诗云:“宴罢归来月满阑,褪衣独坐兴阑珊;左家娇女风流甚,为我除烦煮凤团。”“小鼎繁声逗响泉,篷窗夜静话联蝉;一杯细啜清于雪,不羡蒙山活火煎。”蜀茶久不至矣,今舟中所尚者,惟武夷。极佳者每斤需白镪二枚。大篷船中食用之奢,可想见焉。”

     袁枚《随园食单.茶酒单.武夷茶》“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开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以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是清时茶。

                      石红梅  字(2012-4-18,晴阴,于江西九江浔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20: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红梅 发表于 2012-5-6 20:29
竹斋小札 五十九

     熙和,午后微阴,言清时茶,清叶茶袭明,冒辟疆《岕茶汇抄》“烹时先以上品 ...

      竹斋小札 六十

      浓春,微晴,继以言茶,民国孙中山先生甚爱茶,尤珍西湖龙井与广东功夫茶,以为"茶是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为今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并提倡茶宜简朴。

      苦茶先生自是清茶,周作人先生自云“喝茶以绿茶为正宗,红茶已经没有什么意味,何况又加糖──与牛奶?葛辛(George Gissing)的《草堂随笔》(原名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确是很有趣味的书,但冬之卷里说及饮茶,以为英国家庭里下午的红茶与黄油面包是一日中最大的乐事,东方饮茶已历千百年,未必能领略此种乐趣与实益的万分之一,则我殊不以为然.红茶带“土斯”未始不可吃,但这只是当饭,在肚饥时食之而已;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中国古昔曾吃过煎茶及抹茶,现在所用的都是泡茶,冈仓觉三在《茶之书》(Book of Tea,1919)里很巧妙的称之曰“自然主义的茶”,所以我们所重的即在这自然之妙味.中国人上茶馆去,左一碗右一碗的喝了半天,好象是刚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颇合于我的喝茶的意思(听说闽粤有所谓吃工夫茶者自然更有道理),只可惜近来太是洋场化,失了本意,其结果成为饭馆子之流,只在乡村间还保存一点古风,唯是屋字器具简陋万分,或者但可称为颇有喝茶之意,而未可许为已得喝茶之道也.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周作人)

      梁实秋先生也回忆“抗战前造访知堂老人於苦茶庵,主客相对总是有清茶一盂,”并说“其实,清茶最为风雅。近处平湖秋月就有上好的龙井茶,开水现冲,风味绝佳。茶后进藕粉一碗,四美具矣。” 而“茉莉花窨过的茶叶,临卖的时候再抓一把鲜茉莉花放在表面上,所以叫做双窨。於是茶店里经常是茶香花香,郁郁菲菲。父执有名玉贵者,旗人,精於饮馔,居恒以一半香片一半龙井混合沏之,有香片之浓馥,兼龙井之苦清。吾家效而行之,无不称善。茶以人名,乃径呼此茶为“玉贵”,私家秘传,外人无由得知。”(梁实秋)

      并自述“初来台湾,粗茶淡饭,颇想倾阮囊之所有在饮茶一端偶作豪华之享受。一日过某茶店,索上好龙井,店主将我上下打量,取八元一斤之茶叶以应,余示不满,乃更以十二元者奉上,余仍不满,店主勃然色变,厉声曰:“买东西,看货色,不能专以价钱定上下。提高价格,自欺欺人耳!先生奈何不察?”我爱其戆直。现在此茶店门庭若市,已成为业中之翘楚。此后我饮茶,但论品味,不问价钱。”(梁实秋)

      是民国茶。

                  石红梅  字(2012-4-19,晴,于江西九江浔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20: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红梅 发表于 2012-5-6 20:29
竹斋小札 六十

      浓春,微晴,继以言茶,民国孙中山先生甚爱茶,尤珍西湖龙井与广东功夫茶, ...

      竹斋小札 六十一

     春暖,清雨,正是谷雨,“雨生百谷”,《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通纬•孝经援神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古有女子”走谷雨”于野或亲。陕西白水谷雨祭文祖仓颉。山东民俗禁蝎,乾隆六年《夏津县志》“谷雨,朱砂书符禁蝎。”

     明前过,雨前当时,南方谷雨摘茶,谓清火辟邪明目,尤者旗枪雀舌。北方香椿,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谷雨桃杏,杨花落絮,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紫藤时则丽艳。

     民谷雨多谚,“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四十五日无干土”等等。

     谷雨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谓谷雨后降雨增多,浮萍生长,布谷鸣催种,桑树见戴胜(鸟)。

     是谷雨。

                     石红梅 字(2012-4-20,雨,于江西九江浔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20: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红梅 发表于 2012-5-7 20:53
竹斋小札 六十一

     春暖,清雨,正是谷雨,“雨生百谷”,《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

     竹斋小札 六十二

     清寒,路人添衣,将午微暖,言茶器。茶器亦称茗器、茶具。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烹茶尽具,酺已盖藏”是中国最早提到“茶具”史料,唐陆龟蒙《零陵总记》“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皮日休《褚家林亭诗》“萧疏桂影移茶具”,皆言茶器,宋、元、明沿用之,《宋史•礼志》“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翁卷“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王冕《吹萧出峡图诗》“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徐责“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皆言之。

    “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 风炉、笤、炭挝、釜、交床(木制置放茶釜)、纸囊(藏灸热后茶)、碾、拂末(拂清茶)、罗合(罗筛茶,合贮茶)、则(量茶匙)、水方、漉水囊、瓢、竹莢(煮茶时环击汤心,发茶性)、鹾簋、揭(贮盐花、杓盐花)、熟盂(贮热水)、碗、畚(贮碗)、扎(洗刷茶器)、涤方(贮洗具水)、渣方(聚沉渣)、巾(拭茶器)、具列(陈列茶器)、都篮(收贮茶具)。

     皮日休《茶具十咏》列“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茶籯”箱笼,陆龟蒙《茶籯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可知“茶籯”竹制斜纹。烘茶器具“茶焙”亦见于宋,《宋史•地理志》“建安有北苑茶焙。”茶焙竹编,外裹箬叶,箬叶收火,茶置其上,茶叶免黄。

     宋茶器近唐,蔡襄《茶录》载“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等。苏轼《煎茶歌》“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罗大经《鹤林玉露》载“茶经以鱼目、涌泉、连珠为煮水之节,然近世沦茶,鲜以鼎镬,用瓶煮水,难以候视,则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

     元末茶青茗,常用执壶、高足杯、盏、盏托、碗、盖罐。

     明清散茶,器亦简。朱权《茶谱》“茶炉、茶灶、茶磨、茶碾、茶罗、茶架、茶匙、茶筅、茶瓯、茶瓶。”

    是皆茶器。

  石红梅 字(2012-4-21,晴,于江西九江浔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20: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红梅 发表于 2012-5-7 20:54
竹斋小札 六十二

     清寒,路人添衣,将午微暖,言茶器。茶器亦称茗器、茶具。西汉辞赋家王褒《 ...

     竹斋小札 六十三

     春暖,详言茶盏,盏多瓷器。唐煎茶以碗,汤淡红。“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越瓷青,色绿。陆羽以为“青则益茶”,故尚越瓷。

     宋点茶以盏,茶汤白,“盏色贵黑青”,尚“兔毫”,蔡襄《茶录》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建瓯所造者绀黑,纹如免毫,其坯甚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黄山谷 “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杨万里 “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陈蹇叔 “鹧斑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

     元末茶青茗,青花。

     明叶茶黄白,屠隆以为茶盏“莹白如玉,可试茶色。”张源《茶录》“茶瓯以白磁为上,蓝者次之”。时紫砂、彩瓷。 “供春壶”于宜兴,“供春之壶,胜如金玉”,“栗色暗暗,如古金石”。继之"四名家",董翰、赵梁(一名赵良)、袁锡(一名元锡)、时朋(一作鹏),又有“宫中艳说大彬壶”之时大彬。

     清景瓷宜陶。

                               石红梅 字(2012-4-22,晴,于江西九江浔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20: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红梅 发表于 2012-5-7 20:54
竹斋小札 六十三

     春暖,详言茶盏,盏多瓷器。唐煎茶以碗,汤淡红。“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 ...

      竹斋小札 六十四

      熙风和暖,申时微阴,黄昏些雨,言水,茶向言水,谓“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许次纾《茶蔬》)或"茶兹于水,水籍乎器。"(张源《茶录》)

     陆羽《茶经》“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

     蔡襄《茶录》“水泉不甘,能损茶味。”徽宗《大观茶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

     田艺蘅《煮泉小品》“源泉必重,而泉之佳者尤重。余杭徐隐翁尝为余言;以凤皇山泉,较阿姥墩百花泉,便不及五钱。可见仙源之胜矣。山厚者泉厚,山奇者泉奇,山清者泉清,山幽者泉幽,皆佳品也。不厚则薄,不奇则蠢,不清则浊,不幽则喧,必无佳泉。泉非石出者必不佳。故《楚辞》云“饮石泉兮荫松柏。”皇甫曾送陆羽诗“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梅尧尘《碧霄峰茗诗》“烹处石泉嘉。”又云“小石冷泉留早味。”

     屠隆《茶说•择水》“天泉,秋水为上,梅水次之,秋水白而冽,梅水白而甘,甘则茶味稍夺,冽则茶味独全,故秋水较差胜之。春冬二水,春胜于冬,皆以和风甘雨得天地之正施者为妙,唯夏月暴雨不宜。地泉,取乳泉漫流者,如梁溪之惠山泉为最胜。取清寒者,泉不难于清而难以寒。”

     熊明遇《罗岕茶记》“烹茶,水之功居大,无泉则用天水,秋雨为上,梅雨次之,秋雨冽而白,梅雨醇而白,雪水五谷之精也,色不能白。养水须置石于瓮,不惟益水,而白石清泉,会心亦不在远。”

     是茶之水。

                           石红梅 字(2012-4-23,黄昏阵雨,于江西九江浔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20: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红梅 发表于 2012-5-7 20:55
竹斋小札 六十四

      熙风和暖,申时微阴,黄昏些雨,言水,茶向言水,谓“精茗蕴香,借水而发 ...

     竹斋小札 六十五

     一夜春雨,午后继之,言茶地,茶事择地,非竹溪泉侧,松石涧间,无为之。陆羽《茶经》“若松间石上,若瞰泉临涧,,若援藟跻岩,引絙入洞,”苏轼"一瓯林下记相逢",陆游""旋置风炉清樾下。"林和靖“潏潏药泉来石窦,霏霏茶蔼出松梢”及“阁掩茶烟晚,廊回雪溜清” 。

     朱权《茶谱》"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命一童子设香案携茶炉于前,一童子出茶具,以飘汲清泉注于瓶而炊之。然后碾茶为末,置于磨令细,以罗罗之,候汤将如蟹眼,量客众寡,投数匕于巨瓯,候茶出相宜,以茶筅摔令末不浮,乃成云头雨脚,分于啜瓯,置之竹架,童子捧献于前。主起,举瓯奉客日:“为君以泻清臆。”客起接,举瓯日:“非此不足以破孤闷。”乃复坐。饮毕。童子接瓯而退。话久情长,礼陈再三,遂出琴棋。故山谷日:“金谷看花莫谩煎”是也。””

     陆树声《茶寮记》茶宜"凉台静室、曲几明窗、僧寮道院、松风竹月",屠隆《茶说》"构一斗室,相傍书斋,内设茶具,教一童子专主茶设,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是专茶寮。

     正所谓“淡如秋水净,浓比夏云奇” (王谌《题诗僧亚愚眉白集》),茶清,宜自“挈风炉竹下来”(陆游)。

     是为茶地。

                          石红梅 字(2012-4-24,雨,于江西九江浔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20: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红梅 发表于 2012-5-7 20:56
竹斋小札 六十五

     一夜春雨,午后继之,言茶地,茶事择地,非竹溪泉侧,松石涧间,无为之。陆 ...

      竹斋小札 六十六

      春寒,晴,言花入茶,以花入茶常事,花茶始于宋,兴于明。“蔡君谟云,莲花、木樨、茉莉、玫瑰、蔷薇、蕙兰、梅花种种,皆可拌茶。”朱权《茶谱》熏香茶法“百花有香者皆可。当花盛开时,以纸糊竹笼两隔,上层置茶,下层置花,宜密封固,经宿开换旧花。如此数日,其茶自有香气可爱。有不用花,用龙脑熏者亦可。”并言“今人以果品为换茶,莫若梅、桂、茉莉三花最佳。可将蓓蕾数枚投于瓯内罨之。少倾,其花自开。瓯未至唇,香气盈鼻矣。”

      顾元庆《茶谱》“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橘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蕊之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摘花为茶。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屠隆《茶说》“茗花入茶,本色香味尤嘉,茉莉花以热水半杯放冷,铺竹纸一层,上穿数孔,晚时,采初开茉莉花缀于孔内,用纸封不令泄气,明晨取花簪之,水香可点茶。”

      顾禄《清嘉录》“珠兰、茉莉花于薰风欲拂,已毕集于山塘花肆,茶叶铺买以为配茶之用者。茉莉则去蒂衡值,号为打爪。”

      然田艺蘅《煮泉小品》“有人以梅花、菊花、茉莉花荐茶者,虽风韵可赏,亦损茶味。是不同音者。

      花茶。

                    石红梅 字(2012-4-25,晴,于江西九江浔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20: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红梅 发表于 2012-5-7 20:57
竹斋小札 六十六

      春寒,晴,言花入茶,以花入茶常事,花茶始于宋,兴于明。“蔡君谟云,莲 ...

      竹斋小札 六十七

      暖日熙阳,邻家石榴花出了许多新芽,前些时枯着本以为已死,然终究活了,真让人高兴,邻家还说她的石榴花时很漂的,果也很大,好意剪枝母亲种,母亲种了好些,会活的吧,希望郁郁丛丛,我很喜欢艳艳红石榴花的。

      邻家还种很多春兰,分了一株母亲,虽然我并不很爱兰花,然兰花青叶还不错的。

      母亲买的梅花,种屋外墙边,我家现一楼,屋外正好有段矮墙,是一株红梅,一株腊梅,红梅是很清艳,腊梅是很淡雅的,那今年冬天就可赏梅了吗,还是明年春天呢,我真很爱梅花的。

      去行署大院经过塔岭南路,一家在盖别墅,落地玻璃两层,木的回廊,现代复古味道,屋子蔷薇花丛与柚树深处,有些桂花,粉红蔷薇真美丽的,柔弱的小的花枝,这样屋舍如是渊明先生一定会进去与人相识吧,然后常去赏花饮酒,然我是女子,这样做不好意思的——母亲于是剪的一枝粉红蔷薇,回去种了,种的时候我曾帮忙,真希望它在我家院墙繁盛起来,然后粉粉蔷薇的。

                        石红梅 字(2012-4-26,晴,于江西九江浔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20: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红梅 于 2012-12-24 09:53 编辑
石红梅 发表于 2012-5-7 20:58
竹斋小札 六十七

      暖日熙阳,邻家石榴花出了许多新芽,前些时枯着本以为已死,然终究活了, ...


      竹斋小札 六十八

    粉蔷薇是要活了呀,美丽的花骨朵,柔弱地风中摇摆,让人心生怜意,石榴微焦,一枝些翠,这样暮春,天气和暖,新买浅色短款军牛仔外套,旧蓝白色,浆洗磨破的料,半钉半不羁的肩章,翻盖口袋些酷,配深色牛仔修身裙,裙侧花摺些些柔美,优雅复古风,下摆口袋随意着,可置放东西,还有深咖裤袜,天蓝麻花结羊皮鞋,淡水红太阳镜,正宜时令,是暮春慵懒的摩登,很些拉风,我的得意心头好——因裙是我以前未穿仔裤改的,自己设计手工,竟比买来的要还时髦,所以我得意的。

        真是暖春,黄杨树都浓绿了,还有杨絮,地上风起黄白,就快立夏了,墙侧红梅与腊梅都清挺着,这样薰暖天气,于是写一则小小的诗:

                      暮春,杨絮,粉蔷薇

        五一要放假了,去哪里好呢,因亲戚来缘故,很不方便,或者不出远门,就在家宅着,也蛮好吧,我可以散步逛街,闲了给花除草,沏壶绿茶,或者杭州白菊,都不错的,再看看书,《徒然草》《诗经》什么的,散散春日。

                                                      石红梅 字(2012-4-27,晴,于江西九江浔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右诗社 ( 苏ICP备11024144 )

GMT+8, 2024-4-25 21:24 , Processed in 0.01701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