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43|回复: 5

从及第诗看唐代士子科场得意后的心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2 11: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浔阳倦客 于 2011-5-12 12:07 编辑

          从及第诗看唐代士子科场得意后的心态

摘要:唐代士子们的及第诗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科举选官制度、社会心态等方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它反映了士子们科场得意后喜悦、凄凉酸楚、轻狂傲慢、谦逊、宣泄、报恩等种种不同的心态,是唐代知识分子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的真实记录。这些不同心态的产生,既有社会心态方面、制度方面等外部原因,也同士子们的出身、经历、性格等个体因素密切相关。
关键词:科举   及第诗    心态    原因
      

      及第诗是古代士子参加科举考试及第后所写,题中一般含有“及第”、“上第”、“登科”等字样,是中国封建时代科举制度的产物。唐代是科举制度的发展和成熟完整时期,在中国科举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研究士子们在当时条件下的相关作品也就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唐代及第诗的作者身份和经历复杂,有的是国子监生,有的是州县贡生,有的一举成名,有的久考及第,有的是贫穷书生,有的是显贵子弟,他们及第后的诗作所表现出来的心态和情感都不尽相同。管中窥豹,解读这些诗作,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科举选官制度、士子们的精神面貌以及整个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概而言之,这些及第诗体现出了士子们科场得意后以下这些心态:
       首先是毫不掩饰的喜悦之情。及第是过去人们常说的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因此这种情感是最普遍、最正常也是最主要的情感。在唐代,进士及第并非做官的唯一途径,但及第为官会被朝廷和百姓都高看一眼,视为“登龙门”,是士子们人生价值的实现和万里鹏程的开始。因此,一旦如愿便会心花怒放,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们或庆幸终于由贫民一跃而成为贵族,步入梦寐以求的“仙籍”,或感到光宗耀祖,受到他人的器重和款待、礼遇,或设想今后出将入相,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等等。中唐诗人孟郊脍炙人口的《登科后》可视为这种情感的代表作: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是新科进士心花怒放、神采飞扬的生动写照。这种喜悦之情表现在诗中就是“得意”、“笑”、“欢情”、“欢喜”等字眼甚多,或者用华丽的词句来烘托。如:“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韦庄《及第后出关作》)“世间得意是春风,散诞经过融处通。”(许浑《及第后春晴》)“至公平得意,自喜不因媒。榜入金门去,名从玉案来。欢情听鸟语,笑眼对花开。”(顾非熊《酬陈摽评事喜及第与段何共贻》)“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白居易《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雁行云接参差翼,琼树风开次第花。”(章孝标《赠刘宽夫昆季》)“太宗罗俊彦,桂玉比光辉。”(贯休《送王毂及第后归江西》)表现在诗的内容上就是多写疯狂的饮酒和狎妓。饮酒和狎妓在封建文人的日常生活中本就是很平常的事,此时没有了往日的压力,紧张的心理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释放,“人生得意须尽欢”,饮酒和狎妓也就比往日尤甚。唐代一般是秋天举行科举考试,第二年春天发榜。此时登第者尚未授予官职,留京待选,他们最开心的事就是为期一月的曲江宴会。此时长安附近的曲江边上春光明媚,百花齐放,美丽非常也热闹非常,新科进士必携妓饮酒,并且往往宿于娼家,如张籍及第诗:“无人不借花间宿,到处常携酒器行。”这里的花就是妓女。再如裴思谦《及第后宿平康里》:
             银缸斜背解鸣珰,小语偷声唤玉郎。
             从此不知兰麝贵,夜来新染桂枝香。
据尤袤《全唐诗话》卷四载,此诗是裴思谦开成三年及第后宿于平康里第二天天明时作。[1](p78)平康里是长安城妓女聚居之地,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风流薮泽》:“长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纸名笺,游谒其中,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2](p25)
      其次是感慨万千、悲喜交加之意。这往往是久困场屋、年岁已大时表现出来的情绪,其中的酸楚读来令人酸鼻。如《全唐诗话》卷五载中唐公乘亿的及第诗残句:“十上十年皆落第,一家一半已成尘。”[3](p107)他前后考了十一年,这一次好不容易考取,可是一家人已经有一半不在人世了,怎能不使他也“得召丘墙(宫墙)泪却频”。(曹松《及第敕下宴中献座主杜侍郎诗》)这泪的内涵太复杂了,概而言之就是悲喜交加。再如下面这些诗句:“三年竭力向春闱,塞断浮华众路歧。”(姚鹄《及第后上主司王起》)“艰难登一第,离乱省诸兄。”(郑谷《送太学颜明经及第东归》)“一从东越入西秦,十度闻莺不见春。”(周匡物《及第后谢座主》)“十年辛苦一枝桂,二月艳阳千树花。”(伊璠《及第后寄梁烛处士》)“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袁皓《及第后作》)如果是晚年及第,士子们的心境更为凄凉。如《全唐诗话》卷三记载,元和十四年进士章孝标及第后《题杭州樟亭驿》起初是这样写的:“樟亭驿上题诗客,一半寻为山下尘。世事日随流水去,红花直笑白头人。”后改“直笑”为“还似”,并且解释道:“我将老成名,似我芳艳,讵能久乎?”[4](p51)以花红易谢比喻白头的自己来日无多,其凄凉心境可知,果然还乡不久即逝。再如晚唐著名诗人韦庄的《与东吴生相遇》:
                十年身世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诗题下自注:“及第后出关作。”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仙籍”,又与故人相遇,本应当高兴才是,可他想起自己这十年来像水上随风漂泊的浮萍,且已五十九岁,已到暮年,不禁老泪纵横,满腹酸辛。
      这种万千的感慨有时在年轻的进士身上也有所体现。他们虽然没有那种久困场屋的凄凉和酸楚,但同样也会感叹及第的不易和心力交瘁,甚或怀疑由此博得功名的意义。如中唐诗人吕温《及第后答潼关主人》:
                本欲云雨化,却随波浪翻。
                一沾太常第,十过潼关门。
                志力且虚弃,功名谁复论。
                主人故相问,惭笑不能言。
吕温是洛阳人,二十三岁那年(贞元十年,即公元794年)以府试第一的成绩赴京应制举仍然不第,直到四年后才及第,前后考了五次,因此在诗中他大叹“一沾太常第,十过潼关门”,感慨自己的意志和精力都耗尽,还谈什么功名呢?并感到惭愧和不知说什么才好。在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他这样年轻的进士尚且如此,那些年老的进士的心境更可想而知了。
      第三,洋洋得意、轻狂傲慢甚至是骄横的情绪。此时士子们处在一种心理膨胀的状态,感觉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荣华富贵就在眼前,往往自视甚高,目空一切,显得不可一世,轻狂之态跃然纸上。如李旭《及第后呈朝中知己》:
               凌晨晓鼓奏佳音,雷拥龙迎出陆沉。
               金榜高悬当玉阙,锦衣即着到家林。
               珍珠每被尘泥陷,病鹤多遭蝼蚁侵。
               今日始知天有意,还教雪得一生心。
李旭天祐元年登进士第,《全唐诗》收其诗仅此一首,生平事迹不详。此诗表现出来的洋洋自得之情、趾高气扬之态、衣锦还乡之举,似也可略窥其人。他自比珍珠,怪被埋没太久,没及第前像一只病鹤屡遭欺侮,今天终于苍天有眼,一雪平生之耻,衣锦荣归,狂傲之状毕现。兹再举他人几例:“自喜寻幽夜,新当及第年。还将天上桂,来访月中仙。”(施肩吾《及第后夜访月仙子》)“喜过还疑梦,狂来不似儒。爱花持烛看,忆酒犯街沽。”(姚合《及第后夜中书事》)“公子求贤未识真,欲将毛遂比常伦。当时不及三千客,今日何如十九人?”(高拯《及第后赠试官》)他们自比“天上桂”、“毛遂”,觉得自己的及第是理所当然,就是应该出人头地,因此狂态毕露,犯街沽酒。
       这种轻狂傲慢的情绪在少年得志的年轻人中尤其如此。《全唐诗话》卷二记载,年轻人陈通方与五十六岁的王播同年及第,在一次集会上,趾高气扬、踌躇满志的陈通方拍着王播的后背讥笑他,轻侮地说你这么大年纪及第等于是白送一个官给你,招来王播的忌恨。后王播连捷三科为官,陈通方却因丁家难不能授职,向王播求助,遭到了王的严词拒绝。[5](p35)又如《唐摭言》卷三载,年轻的萧颖士及第后得意忘形,在旅馆里自斟自饮,无故对一老者肆意侮辱,后来知道对方是吏部尚书,于是登门谢罪,被尚书好一顿训斥。[6](p29)
       第四,宣泄心理。有时是宣泄往日所受的怠慢、屈辱之气。社会制度、科举制度本身的弊端本来就往往使得一些青年才俊感到压抑和怀才不遇,而唐代实行科举和荐举相结合,也就是考试和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选官,这更使得选官容易为官僚把持而有失公允,让渴望进身而又无所依傍的饱学士子们深感憋屈和苦闷。如天宝二年录取的进士第一名是宠臣张倚的儿子张奭,复试时被查出竟然是个“白卷考生”,而张谓、刘单等才俊只能屈居其后。天宝六年妒贤嫉能的李林甫竟找了个借口一个进士都不取,却向玄宗报告说“野无遗贤”,使得大诗人杜甫等怀才之士一时都被排挤在官门之外。因此士子们一朝及第、出人头地就不免觉得是一洗耻辱,扬眉吐气。有时是宣泄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不满。《全唐诗话》卷四记载,袁州(今江西宜春)的两个士子黄颇和卢肇同一天走同一条路去参加科举考试,黄颇家富而卢肇家贫,刺史成应元在离亭为黄颇设宴饯行,而让卢肇在前面十里等黄颇。结果卢肇以第一名的成绩及第,回来的路上他写了一首《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刺史成应元》:

 楼主| 发表于 2011-5-12 11: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浔阳倦客 于 2011-5-12 12:04 编辑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7](p80)
诗中借在龙船竞渡中“夺得锦标归”的那只龙船自喻,充满了自豪和骄傲。之所以要寄给刺史成应元,很明显就是要宣泄、倾吐去应考时在他那里所受的被忽视、被冷落、被歧视之气。
      第五,谦逊、客气和不以为然的心态。说自己及第是“偶然”、“谬以成名”、“侥幸”、“惭愧”。这或许不无矫情,但它既与汉民族的内敛、不喜张扬的民族心理特质有关,也体现了及第者个人的性格、处事方式的不同。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贞元十六年二十八岁时进士及第,可谓年轻得志,但在他的几首及第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除了喜悦就是这种谦逊的心态,如《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
                十年常苦学,一上谬成名。
                擢第未为贵,贺亲方始荣。
                时辈六七人,送我出帝城。
                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
                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
在诗中他只是说此次高中减轻了离别亲人的痛苦,并没有觉得特别尊贵,别人来祝贺双亲的时候才感到荣耀,因此酒喝的也只是“半酣”。后来他的弟弟白行简和堂弟白敏中先后及第,他在赠诗中表现出的仍然是这种谦虚的心态,如《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自知群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一门三进士,本是很值得骄傲一番的,可他一再用射箭偶穿杨叶这个比喻来低调表达。这应和他的“中和圆融”的性格有关。[8](p13)另如欧阳詹《及第后酬故园亲故》:“才非天授学非师,以此成名曩岂期!杨叶射频因偶中,桂枝材美敢当之!称文作艺方惭德,相贺投篇料愧词。犹着褐衣何足羡,如君即是载鸣时。”也同样很谦虚地说自己没有可为人师的学问,不是高才,是偶然考中,愧不敢当亲友的称贺。这种心态尤其体现在写给一同来应试却下第的老乡或朋友的诗中。如“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是大历五年进士,同试的卫雄下第,他在《送卫雄下第归同州》诗中写道:“不才先上第,词客却空还。……羡汝归茅屋,书窗见远山。”自称“不才”,却称对方为“词客”,并安慰对方,这种客气和谦虚大约也是遵从了“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的训导。
      第六,感恩心理。唐代文人功名心切,参加科举考试或干谒求官风盛行。他们把自己人生理想的实现完全寄托在明主和贤相身上,因此一旦知遇,包括进士及第和荐举得官,都会产生一种报恩心理。唐宋时期把主持进士考试的主考官称为“座主”或“座师”,从某种程度上说,考生升沉荣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他们的手中。因此及第诗中这方面表达得最多的就是对“座主”或“座师”们的感恩之情。如元和十一年进士周匡物《及第后谢座主》:   
                  一从东越入西秦,十度闻莺不见春。
                  试向昆山投瓦砾,便容灵沼濯埃尘。
                  悲欢暗负风云力,感激潜生草木身。
                  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
诗中谦虚地说自己是瓦砾之才,在“灵沼”受恩,成就了今日,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表示要像春秋时的义士豫让那样对知己吞炭报恩。孟郊及第后在《擢第后东归书怀,献座主吕侍御》中也感激考官“宝镜无私光”,要“谢灵台”。另如天复元年进士曹松的“南山虽有归溪路,争那酬恩未杀身”、(《及第敕下宴中献座主杜侍郎》)会昌三年进士姚鹄的“盛选栋梁非昔日,平均雨露及明时”(《及第后上主司王起》)等表达的都是相同的情感。正是因为这种感恩心理才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从唐代开始的考生和考官的密切关系。明代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科场》中说:“座主、门生之谊,自唐而重。”[9](p377)有的感激的对象是推荐自己来参加考试的人。如白居易是由宣歙(今安徽宣城)州官推荐的,及第后他写了一首长诗《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题中“叙德书情”就是说要抒写自己的感恩戴德之情,诗中表达这种情感的句子如“提携增善价,拂拭长妍姿”、“扶摇重即事,会有答恩时”等。也有的是感谢时世清平,有司公道英明,表示要报效朝廷,为国家效力。如元和十一年进士姚合的“报恩丞相阁,何啻杀微躯”(《及第后夜中书事》)、咸通六年进士袁皓的“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险津”、白居易的“还将稽古力,助立太平基”、“策蹇再奔驰”(《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等。
      以上我们简单概括了唐代及第诗中表现出来的士子科场得意后的种种心态,虽然未必全面,但唐代知识分子及第后的精神面貌也可略见一斑。这些心态产生的原因既有外部的、客观的因素,也有作者内心的、主观的因素,亦即个体的差异。从外部客观的因素看,主要是整个社会对及第为官的推重以及及第后带来的现实利益,即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五代时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10](p4)在现实利益上,及第后不但能得到实际待遇上的实惠,包括薪俸、侵渔百姓所得、免除徭役等,还能光宗耀祖,为个人带来名声,“一举成名天下知”。其次是平均每年百分之一、二的低录取率。这种低录取率与士子们强烈的进身要求形成巨大的反差,因此一旦及第,其喜悦疯狂的心理可想而知。而个体、主观因素的差异则主要表现为作者出身、性格、经历、涵养等的不同。虽然对功名的期盼一样,但同是及第,甚或同榜及第,一举即中的和屡试才中的,倍受尊宠、青眼有加的仕宦子弟和饱受歧视、常遭冷眼的贫寒之士,年轻的和年老的,性格高傲狂放和性情中和内敛的,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绪都大不相同。这就是前述的或谦逊或骄横,或悲怆或喜悦,或宣泄或淡定等不同情绪产生的原因。另外,知恩图报的传统意识对于士子们来说也是根深蒂固的,得志后怀有感恩之心表示要报效朝廷和亲师也就不难理解了。总之,这一首首及第诗粗线条地勾勒出了唐代士子在科场得意后的众生相,我们读一首诗仿佛就是听一场内心独白,又仿佛在观看一幅画,这些声音或画卷展示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唐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3][4][5][7]尤袤.全唐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10]王定保.唐摭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肖伟韬.白居易生存哲学本体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刊于《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06: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3: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鱼头指导则个 学什么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 20: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来学习!祝贺大作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 10: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选题新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右诗社 ( 苏ICP备11024144 )

GMT+8, 2024-4-19 08:45 , Processed in 0.01558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