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42|回复: 3

题材相同 作意尽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3 15: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咏项羽的绝句对比赏析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胡曾《乌江》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题乌江项王庙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悲剧英雄,曾在反秦战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在随后的楚汉战争中却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后人对这个功高盖世又充满性格缺陷的悲剧人物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了无限的仰慕或无尽的叹息。其中用诗的形式歌咏他人生的最后时刻“乌江自刎”的篇章就不计其数。上面这四首绝句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作品,无论其题中是否带有“乌江”二字,作者取材的重心都或直接或间接地落在这个末路英雄“乌江自刎”这一悲壮之举上。尽管题材相同,却作意尽殊,诗人们或根据自己的“史识”,或联系自己所处的时代,对这位盖世英雄的刚烈之举纷纷给予不同的评说或价值判断。解读这些诗作,分析它们的不同作意,不仅能认识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从作品的层面获得艺术享受,还能探究出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一些为诗之道。下面对这四首小诗略作分析

       胡曾是晚唐著名诗人,“少负才誉、文藻煜然” ,(《宝庆府志》)著有《咏史诗》三卷。元代的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八说他的《咏史诗》“皆题古君臣争战废兴尘迹”。其特点是概括史实较多而略无生发。这首《乌江》就是这样写项羽和刘邦争战的“尘迹”的。前两句“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写项羽在这场争霸战中部队已打光,四面楚歌,大势已去。项羽当初率领八千子弟兵渡江而西同秦军作战,后来势力不断壮大,当然不止八千,这里仍用“八千兵”来指代他统率的军队。据《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兵败垓下的时候,一天晚上他“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即刘邦军队已经把他四面包围并唱起了楚地的歌谣。这里一仍其旧,只是着一“散”字状其败亡之象。后两句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概括的仍然是当时的实际情景。当项羽带领仅存的二十多个骑兵逃到乌江时,当地的亭长对他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史记·项羽本纪》)而项羽却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同上)项羽的这几句话表现了他知耻重义的刚烈性格,胡曾将其浓缩为一句“耻向东吴再起兵”。四句诗基本上是从不同的侧面客观地概括史实,只有一“耻”字尚略微可见到作者的主观认识,但就是这个字也是《史记》原文中记述的项羽的这几句话的精神内核所在,是从里面的“何面目”“愧”等字浓缩而来。这首诗可以作为胡曾咏史诗平实而略无生发的代表,其主题也是传统的歌颂项王知耻重义的刚烈性格他还有一首垓下》风格类似:“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无怪乎对他的诗后人有“庸浅不足成家”之讥。或许正因如此,加之其语言通俗、晓畅平易的风格明清以来的一些历史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遇到相关史事皆爱引用他的诗为证
       同是晚唐著名诗人的牧爱读兵书,也喜欢议论军事,多用七绝的形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被称为“二十八字史论”。(宋许彦周《彦周诗话》)上面这首《乌江亭》就是他的“二十八字史论”之一,也是他的名作之一相比之下,杜牧的这首诗用在史实的概括上却没有多少词语,不过于粘着史实,而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翻新出奇,显得尖新峭拔,体现了他咏史诗的“措辞必拗峭,立意必奇辟,多作翻案语”、“作异论”(清赵翼《瓯北诗话》)的风格。诗的前两句“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是议论的基础,说胜败乃兵家之常,我们不能为一时的失败而气馁,自暴自弃,只有能够包羞忍耻、忍辱负重的人才是顶天立地的“男儿”。“事不期”,事情不可预料的意思。后面两个名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在前面议论基础上的生发,是这首诗的重心和中心所在,它们表现了作者对项羽不肯过江而自刎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代表了他咏史诗议论风生的风格。“作翻案语”的也正是这两句。历来人们欣赏项羽的,除了他的盖世武功、卓越的军事才能、重情有义以及在反暴秦战争中取的丰功伟绩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的高尚气节。但杜牧没有蹈袭这种传统说法的窠臼,对他的表现气节的自刎行为进行歌颂,而是批评他不该自杀,刺他遇到失败和挫折就灰心丧气,不能做到“败不馁”,不是真正的“男儿”,认为如果他能忍辱负重凭借他的军事才能和家乡江东地区的豪杰和才俊,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不是不可能的。全诗议论风生,在写法上明显地区别于胡曾的诗
       从主题上看,杜牧的这首诗主要宣扬的是一种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他的这个认识获得了后世不少人的认同。毛泽东1939年4月8日在延安“抗大”的演讲词里就说:“楚霸王项羽在中国是一个有名的英雄,他在没有办法的时候自杀,这比汪精卫、张国焘好得多。但项羽尚有一个缺点,从前有一个人在他自杀的地方做了一首诗,问他你为什么要自杀,可以到江东去再召八千兵来打天下。我们不学汪精卫、张国焘,要学项羽的英雄气节,但不自杀,要干到底。”(陈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他所说的有一个人在项羽自杀的地方做了一首诗就是指杜牧的这首。可以看出,信奉斗争哲学的伟人是赞同杜牧的看法的,即“要干到底”。




[ 本帖最后由 浔阳倦客 于 2010-9-15 18:0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6: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也有人不同意这个看法。“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的宰相诗人、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便是其中之一。王安石爱做翻案文章,对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和事件他都从反向立意写过不少诗文,如对爱养士的孟尝君、汉元帝时的画师毛延寿都有诗文为他们翻案。他的这首《乌江亭》显然就是针对杜牧的这首诗唱起了反调,是在杜诗“反动”基础上的“再反动”,但这种“反动”又没有回到歌颂项羽知耻重义的旧说上,而是另立新意。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之常,项羽这一次是失败了,但如果他能够包羞忍耻,渡过乌江,重新组织力量,卷土重来还是完全可能的。他却认为“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经过千百次的战斗,项羽这位“壮士”已经疲惫不堪,发出阵阵哀声(指项羽在垓下被围困时唱“力拔山兮气盖世”及后来多次说的“天亡我”等语),同刘邦的中原这一战已使他大势已去,难以挽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即使当初跟着他起兵的那些江东弟子还在,也没有人再愿意为他卖命了,他是不可能卷土重来的。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眼光是独到的,他一定有他的道理,但限于绝句的篇幅他不可能在诗中展开。其实我们只要对项羽性格方面的那些致命的弱点和多次错误的行为略加分析,便也会觉得荆公并非是在这里故作异论。首先从大的方面看,项羽只是一个军事家,而不是一个政治家,没有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远大的理想,只满足于做一个“霸王”而无统一天下之志。杀义帝、放弃富裕的关中而定都彭城都能说明这个问题,他让人们觉得跟着他没有出路,前途渺茫。韩信、陈平、黥布本都是他的部下后纷纷倒向刘邦就是明证。其次他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有功不奖,不会笼络人心,连范增这样忠心耿耿的老臣都气愤的骂他“竖子不足与谋”。另外,他性格粗疏残暴,屡失民心如此等等,经过五年的征战,人们渐渐看清楚了这个西楚霸王的本来面目,谁还愿意再跟着他出生入死冲锋陷阵呢?这些就是王安石此诗立论的基础和根据所在。虽然杜牧诗所宣扬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很可取,而王安石的质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近百年以后,另一个诗人兼学者胡仔非常赞同王安石的看法,他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这真是王安石的异代知音。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又回到了歌颂项羽宁可自杀也不肯过江的气节这个传统主题上。前两句说人活着当做人世间的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其实是隐指项羽。项羽身长七尺,力能扛鼎,在反秦战争中叱咤风云,打了很多硬仗、恶仗,终于号令天下,分封诸侯,号称“西楚霸王
”,
取得了“近古以来未尝有”(《史记•项羽本纪》)的功绩,首句说他是人中的豪杰,评价恰如其分。第二句则以人死后来衬托生前,也是文学作品中的常用手法。这首诗的重点同样落在后面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里颇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至今”一词。作者为什么要在此时思念项羽,把诗的主题放在歌颂他宁死不肯过江的气节上呢?这必须联系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来分析。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生于1084年。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攻破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康王(高宗)仓惶南逃,先建都建康(今南京市),后定都临安(今杭州市),偏安江左一隅,满足于半壁江山,无心收复失地。中年的李清照同丈夫一起随同皇室南逃,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目睹国破家亡、金兵肆虐,她心情沉痛哀伤,在此时歌颂宁死也“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显然是借古讽今,借对这位宁死也要保持气节的古代英雄的赞颂,来曲折地表达对赵构及其群臣逃跑行为的批判。因此,她的这首小诗,表面上看似乎与一般的士大夫们的吊古之作无异,其实命意奇高,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批判性。
            
这四首小诗基于同一历史事实,命意却各不相同,或从正面立论高度概括史实,或从反面做翻案文章,或联系作者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旁敲侧击,各出机杼,各尽其妙。对它们进行阅读分析,对比欣赏,窥探前人为诗作文的机巧,能获得美的享受;对于我们在写作上求新求异,不落窠臼,开拓思维的空间也大有益处
                                (刊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年第九期)

[ 本帖最后由 浔阳倦客 于 2010-9-15 18:0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5 15: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王安石为佳。
杜牧李清照不过书生立论而已。只有王为人民立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5 15: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其李清照立论迂腐不堪。不过恰恰能挑起民族气节而已。没有毛主席打不过就逃的思想,只是李德顽守到死的鲁莽精神。
此读书人不可不知。
立论永远是次要的,只有论正确与否才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右诗社 ( 苏ICP备11024144 )

GMT+8, 2024-4-20 13:16 , Processed in 0.0372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